2022.12.18 . 陳茵茵
●論壇活動舉辦亞東紀念醫院與天明製藥就腫瘤細胞技術合作開發啟動儀式,現場來賓合影。 圖╱天明製藥提供
臺灣細胞治療在《特管辦法》目前收案超過750件,免疫細胞與幹細胞的治療應用於癌症患者、退化性關節炎、神經損傷等疾病均有良性回饋與成效,為患者提供新選擇。
其中《特管辦法》常規治療正面表列腫瘤浸潤淋巴球TIL(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細胞治療技術尚待醫療機構申請。
活動由臺北中山醫院院長陳文哲特親臨致詞,他表示,關於再生醫學,事實上在20年前就已有各領域專家朝此方向前進,臺灣《特管辦法》通過後,再生醫療在臨床應用邁進一大步,民國109年天明製藥與中山醫院成立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天明製藥進攻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中山醫院專研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都各有斬獲。
王伯綸:細胞治療蓬勃發展 民眾受惠
天明製藥總經理王伯綸致詞時表示,天明製藥每年服務超過5000間診所與藥局,透過民眾用藥諮詢,給予第一步的正確就醫觀念,並且投入GTP細胞製備中心與TAF檢驗實驗室認證、與中山醫院合作通過《特管辦法》,並呼籲政府應加速再生醫療相關法規的通過,結合商業保險,提供民眾正確治療的機會。
亞東紀念醫院計畫主持人熊佩韋醫師致詞時表示,治療癌症就像打團體戰,過往疾病僅能仰賴手術、放療、化療,難免遇到瓶頸,如今有標靶治療、細胞治療、免疫治療等先端技術,不僅強化醫療流程,也讓治療更精準。
賴基銘:免疫細胞治療發展新趨勢
中山醫院賴基銘教授表示,TILs免疫細胞治療是直接從手術切下腫瘤組織,分離擴增腫瘤微環境中的TILs細胞。文獻顯示,可阻止癌細胞成長和轉移,面對治療上困難的實體腫瘤,反而是TIL治療可發揮的強項。目前跟亞東紀念醫院計畫將針對多種常見實體癌進行初期試做,在製程品質安全無慮與穩定後,依《特管辦法》送件。
李冠德:細胞治療是癌症新武器?
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表示,細胞治療到底有沒有效是所有人心中存疑的第一個問題,但是醫療進步很快,現在連機器人開刀、AI診斷也變成常規治療,同樣的,再生醫療也會改變我們對疾病治療的方法,人體身上存在許多免疫細胞,再生醫療就是用自己的細胞治療自己的疾病,藉由活化自己的免疫細胞(如NK細胞),提昇自身的能力去對抗癌細胞和清除人體內的老化細胞。而TIL具有專一性特質,可以精準攻擊癌細胞,他並強調,用對細胞就能有療效,也能同樣應用於不正常的病變細胞。
江清泉:自體軟骨再生 新膝望
輔大醫院副院長江清泉教授表示,膝軟骨一旦磨損便難以再恢復以及再生,以往軟骨細胞再生,是要透過開刀將軟骨細胞取出培養,但是取出步驟風險大、技術高,且未經臺灣臨床試驗,培育成功後還要再開刀植入,對於病患身心靈來說都是種煎熬,透過再生醫學,擷取非受力區的健康軟骨直接在開刀房進行擴增,並在受損處植入組織載體,透過細胞自我再生的機制,讓病患重新充滿新「膝」望。
張國廷:間質幹細胞具多元應用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轉譯醫學中心負責人張國廷博士表示,間質幹細胞其免疫系統排斥低,在骨髓、臍帶等地方都可以取得,透過實驗操作,數據發現臍帶是所有間質幹細胞中最活躍、最年輕,因此應用效率最好、範圍更廣;且,間質幹細胞的應用不僅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外,也可以帶動附屬產業、輔助工具發展,期許未來《特管辦法》陸續開放條件後,可以讓更多人獲得醫療福音。
許益超:幹細胞醫學盼應用於感音神經性聽損治療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系主任許益超副教授表示,根據WTO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4億6千萬人因為聽損而造成溝通困難,因為3C產品多元以及人口老化,推估未來30年聽損人數將到達9億多,內耳細胞無再生能力,一旦發生損壞,便無法傳遞聲音,目前僅能透過助聽器、電子耳輔助,而再生醫療未來若能應用於內耳細胞的修復再生,便能讓患者重新聽到與外界的聲音。
楊淑茸:天明精準細胞製備中心再生醫療CDMO發展
天明製藥生醫部法規臨床組經理楊淑茸博士表示,天明製藥秉著「存正心、做好藥、行好事」在科學中藥已累積數十年經驗,近幾年開拓事業主題投入再生醫療服務,目前全球細胞市場發展迅速,公司也朝著CDMO服務,其服務品項包括《特管辦法》、研發開發、恩慈治療、委託檢驗等,並擁有通過ISO17025檢測實驗室,努力朝臨床實驗、研究個案等方向發展,並攜手全臺合作醫療機構,建立輔助治療網路,達到全方位到位服務。
●論壇邀請多位專家對於細胞治療、再生醫療領域進行探討,深化服務量能。 圖╱天明製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