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 文/陳又嘉
●明志科大綠能中心主任楊純誠(中)、環資學院院長簡文鎮(右二)、優勝新能源再生科技董事長許景翔(右三)及貴賓共同簽訂鋰電池回收處理意向書。圖/優勝新能源提供
明志科技大學綠色能源電池中心為國內首屈一指電池研究中心,主持人楊純誠主任更是國際級頂尖的研究學者。優勝新能源表示,目前國內回收體系主要處理方式為機械破碎後販售至海外市場,而環保署期望企業能將資源及物資在國內進行處理。長期重視環保的優勝新能源成功開發鋰電池回收技術,採用安全、低碳與環保專利技術,成為國內鋰電池金屬再生料供應商。
預估2021年至2030年,動力鋰電池的複合成長率達24%,將會呈現蓬勃發展態勢,而要如何處理報廢舊電池卻是企業的重大課題。
目前各大車廠皆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如特斯拉在最新的「2021影響力報告」指出,承諾未來所有超級工廠將自建電池回收設備。
國際政策中指出,歐盟於2021年1月25日向WTO提出確保電池上市或投入使用前須符合產品永續性及安全性等要求,另外也有新的規範,將於2027年1月起,含有鈷、鋰或鎳的電池,各種活性材料皆須含有最低再生材料4%~20%;2024年7月,歐盟建議將立法要求電池產品需要揭露碳足跡資訊。
優勝新能源董事長許景翔表示繼半導體產業之後,全球發展鋰電池不遺餘力,而優勝新能源再生科技的使命就是:不再讓汰舊的綠色能源成為下一個污染環境的因子。台灣鋰電池產業若要能在國際具競爭力,環保回收技術與再生材料提供是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