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14 . 文/黃全興

    聯友金屬 成世界前五大鎢酸鈉供應商

    全球鎢金屬重要供應夥伴,台灣唯一高效回收還原鎢、鈷等貴金屬原料

     ●聯友金屬團隊專精鎢、鈷等硬質合金的回收精煉及純化。圖/聯友金屬提供

     聯友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友金屬),股票登錄興櫃戰略新版(7610),是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以「循環資源」為概念,將回收之硬質合金還原成鎢、鈷等貴金屬原料的企業,高效回收技術能力(約達98%)具世界級水準,正式營運短短三年已擠身世界前五大鎢酸鈉供應商,因而被定位為全球鎢金屬重要供應夥伴。聯友金屬科技111年全年營收達600,320千元,年成長49.85%。

     鎢、鈷等合金材料屬於全球重要物資,但以往台灣產業所需的鎢、鈷合金材料,100%仰賴進口,聯友金屬所建構的高效回收及還原鎢、鈷等貴金屬原料的Know how,不僅為台灣建立自主性產業供應鏈,補足了產業材料缺口,也能即時供應台灣產業所需金屬原料。

     在中美貿易戰下,中國因環保因素將限縮鎢礦開採量、全球垃圾大戰更使得中國禁止含鎢廢金屬進口、而鎢價穩定上升,全球鎢金屬需求穩中帶堅、台灣有穩定需求(台灣工具機、設備、PCB產業、航太產業有穩定的鎢需求及廢料產生)以及聯友擁有成本、專利製程及設備優勢,在多項主客觀有利因素下,預期聯友金屬後市看好。

     聯友金屬成立於2018年5月,主要經營團隊包括董事長顏文良、總經理吳永中等,目前設廠於屏東縣枋寮鄉的屏南工業區,現資本額新台幣2.07億元,2019年建立硬質合金電解回收生產線,主要從事以回收廢鎢塊料及磨削料,再精煉產出鎢酸鈉(Na2WO4)及碳酸鈷(CoCO3),相關產品可應用於生產金屬鎢、防火/水材料、電鍍鍍層防腐、石油工業及航空、航太材料等領域,具高經濟價值及循環經濟之效益。

     聯友年產製鎢酸鈉3,000噸、碳酸鈷1,200噸,產品已打入美國、中國及歐洲、以色列、日本、越南等市場,並占美國鎢金屬年需求量的10%,產品質量皆受國外客戶的信任與肯定,並成為蘋果供應鏈一員。

     聯友金屬董事長顏文良表示,聯友成立的目標在於串聯鎢、鈷等金屬產業鏈,以資源循環的方式形成完整的鎢、鈷…等金屬原料產業循環,填補台灣產業的斷層及原料缺口,掌握關鍵基礎原料,提升台灣自製率,減少對於原料進口依賴;長期將深化及擴大提供台灣各產業使用的鎢合金及各項合金產品,為台灣建構自主性更高、更強競爭力的鎢、鈷…等合金原料及相關產品的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聯友金屬重視企業永續發展,因此斥巨資(約近億元經費)建置先進環保設備,有效解決製程的廢水、廢氣、廢熱等污染問題。該公司總經理吳永中指出,聯友公司所從事的是循環經濟產業,因此除了不能製造環境污染,更必須將廢水、廢熱回收再利用。其中廢水部分,建置廢水循環系統及自建廢水處理場,將廢水處理及再生後再提供為製程用水;廢熱則經由廢熱回收系統處理成為熱能;至於廢氣則由先進空氣過濾設備處理,排放優於政府法規。近期公司更將再投入約3,000萬元,建置更先進設備,未來經處理後的廢水甚至不用再排入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將可節省可觀的污水處理費用。

     總經理吳永中指出,礦產資源一經開發利用,就不可避免地對礦產地及周邊地區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多層次、立體的;聯友金屬團隊擁有二次鎢、鈷、鎳合金回收技術及鈷、鎳、銅、鋰回收及純化技術的核心優勢,透過資源循環製程,聯友每年替地球省下100~200萬噸的開挖量,並減少可觀的碳排放。吳永中說,ESG已是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聯友也做好準備,除了已完成碳足跡的查證,並於2021年度提出了ESG報告書,以具體行動實踐聯友金屬對「永續」所立下的承諾。

     董事長顏文良指出,鎢金屬產業需求穩定,但公司現在有訂單卻缺產能,因此需要進一步擴廠,由此公司於2023年投入約2億元的資本支出,用於充實屏東廠及宜蘭廠(子公司聯友能源科技)設備,其中宜蘭廠業已投產,主要為屏東廠的副產品精煉為碳酸鈷,未來更伺機投入鋰、鎳…等貴重金屬材料的回收及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