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3 . 戴瑞瑤/台北報導
壽險近年新契約保費與投資型保單銷售情形
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低迷,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因美聯準會(Fed)維持利率高檔,資金多移往美債或債券ETF等,資金排擠效應導致不管是投資型保單、利變型保單銷售都不佳;二是投資型保單新制上路,賣相不佳加上銷售門檻增高,8月投資型保單僅賣133億元,9月恐也只有百億出頭,恐創2012年7月之後、即134個月低點。
9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約275億元,是今年前九個月最低,年減113億元或29%,預期9月壽險新契約保費約450億元,將會是2007年3月以來的單月新低點。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人壽等六大公司,新契約保費市占率約63%~66%,6月及7月有投資型保單停售保費挹助,國壽連二月保費逾200億元,但9月只剩下54.2億元。
富壽轉攻分紅保單,其他四家亦多以美元利變保單為主。前九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約3,374億元,年減545億元或14%。預估前9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可逾5,10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6,257億元,將年減約1,157億元,衰退18%。
若買氣持續不振,預期今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要達到7,000億元有難度,不僅低於去年的7,730億元,更可能低於2007年的7,519億元,2006年則是5,246億元。由於美國11月仍有升息機會,加上美債殖利率續維持高檔,市場也還未熟悉投資型保單新制帶來的影響。壽險業者表示,今年只剩下三個月,只要美國利率不降或持續上升,整體新契約保費單月可能就在300億元之間,全年約在6,00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