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 戴瑞瑤/台北報導
壽險業爭取快速累積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並拉高沖抵比率,以逐步降低避險比重,同時建議如差額準備金可作為借給外匯準備金的第一桶金,讓壽險業可先止血,降低每年不斷流出的避險成本。圖/本報資料照片
壽險業者原本是爭取借用死利差互抵準備金,但保險局認為不可行,因此近期考慮借用如差額準備金、保費不足準備金、重大事故及危險變動準備金等。
金管會本月11日已宣布,新增「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在2026年接軌保險負債會計IFRS17後,若市場利率仍高,保價金高於責任準備金時,壽險公司必須將差額轉列到特別盈餘公積,禁止分配,以保障保戶權益。
特別盈餘公積是在淨值項下,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從負債改列到淨值,即壽險業當初爭取的建議,但壽險業如今有不同想法,希望爭取先「借用」差額準備金,挪到同在負債項下的外匯準備金,替代每月買換匯(CS)或無本金遠期外匯(NDF)等避險工具,將錢省在帳上,強化財務。
2022年開始台美利差擴大,壽險業傳統避險成本居高不下,去年高達3,600億元,今年美降息時程遲遲未定,依1月、2月避險工具成本單月346~390億元,今年避險成本上看4,000億元,壽險業急望金管會出手相助。
各壽險公司今年外匯準備金提存上限皆拉高,前六大壽險各在160~690億元左右,加總近2,300億元,去年第四季新台幣急升,各公司動用不少外匯準備金,今年第一季新台幣連貶,壽險業加速提存外匯準備金,前兩個月壽險業共提存386億元,前六大壽險3月也提存達229億元,預期3月提存有望創17個月新高,壽險外匯準備金亦可望回到1,500億元以上。
但距離去年2,100億、甚至前年3,000億元以上規模,仍有一大段距離,六大壽險距離提存上限、即不用在月月增提,亦還需要數月提存,因此多家公司期盼金管會能同意借用其他準備金。
壽險業外匯準備金水位與提存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