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9 . 譚淑珍/台北報導

    產創修法 將擴大抵稅範圍

    增加AI、淨零排碳等項目,並延長年限至2029

    《產創條例》10之1即將在年底落日,經濟部已完成修法草案且與財政部協商中,力爭年底前完成修法程序。草案中將增加人工智慧(AI)、淨零排碳等抵稅項目。圖/本報資料照片

     《產創條例》10之1即將在年底落日,經濟部已完成修法草案且與財政部協商中,力爭年底前完成修法程序。草案中將增加人工智慧(AI)、淨零排碳等抵稅項目,並提高適用抵減金額上限、抵減稅率,並將投資抵減落日年限展延至2029年,與其他條文拉齊。

     基於《產創條例》10之1對提升產業競爭力十分關鍵,工總特別向所屬公會進行調查,幾乎一致認為,產業轉型進行式中,不能中途喊卡,應延長施行、擴大適用範圍,並提高抵減金額上限、稅率。

     針對工業界的訴求,經濟部主任秘書楊志清日前出席工總會員大會時透露,產業界訴求的已納入《產創條例》10之1修法草案中,且正與財政部協商中,力爭年底前完成修法程序。

     他並具體指出,落日年限將延至2029年、增加AI、淨零排碳等項目。但抵減金額上限、稅率則未透露。

     現行《產創條例》10之1,主要是針對智慧機械、5G的軟硬體、技術相關支出,給予金額上限10億元以內,可抵減當年度5%營所稅。

     依據工總調查結果,產業界希望能拉高「適用抵減金額上限」至《產創條例》10之2的門檻,也就是60億元。至於稅率,工總主張,抵減稅率應提高至15%。

     工總指出,《產創條例》10之1可鼓勵企業進行設備投資,強化生產效率、服務品質、資安防護等,有助於帶動國內產業升級轉型,特別是近來全球供應鏈變化帶來新需求,業界對於智慧機械、5G、資安、AI、低碳設備等需求更為殷切。

     工總進一步指出,近年來歷經疫情、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導致全球原物料大漲,目前投資抵減金額上限只10億,而導入5G、AI是大勢所趨,但是5G、AI的投資風險也相對高,特別是為因應國際淨零趨勢,廠商須投資低碳設備,金額動輒都上百億元,提高適用抵減金額、抵減稅率,增加產業投資誘因,對產業的助益更大。

    《產創條例》10之1修法建議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