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09 . 于國欽

    財富差距66.9倍 是怎麼出來的?

    [編‧輯‧室‧報‧告]

    圖/本報資料照片

    好不容易,千呼萬喚,4月底主計總處終於召開「家庭財富分配統計」記者會,拿到新聞稿的心情好比拿到試題,一頁一頁翻,一張表一張表的找,尋尋覓覓,15頁的新聞稿就是看不到五等分位財富差距。

     奇怪了,民國80年的報告明明有16.8倍數字,何以這次看不到,找著找著,看到前20%平均每戶財富5,133萬元,後20%只有77萬元,拿起計算機一算,不得了是66.7倍,這份新聞稿原來真是考題,要大家自行計算一下。

     算出來總要對一下答案,最後在記者詢問下,國勢普查處處長潘寧馨才勉為其難得說出標準答案是66.9倍,和我們算的差了0.2倍,這是因為新聞稿只列到萬元,後面附表列到千元,四捨五入所致。

     潘處長說,80年是用調查資料推估,今天是用大數據估計,兩者的統計方法不同,不建議拿來比較。可是重點就是比較,比較了才清楚歷經30年變化有多大,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變化,這個變化是否會複製到未來十年、廿年,如果會,又該如何未雨綢繆,以免這個社會的不均度擴大,讓經濟問題題變成社會問題。

     如果我們不能和30年前比,是因為統計方法不同,那麼我們也就無法和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美國、澳洲比,因為他們的數字是用調查推估的,和我們採大數據的估計不一樣。如此說來,他們吉尼係數比我們高,他們前20%財富集中度比我們嚴重,也不能說明什麼,所謂我們財富分配較他們均勻的結論,也就無法成立了。

     66.9倍為本次新聞重點,應在意料之中,與其最後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說出來,倒不如明白的在新聞稿裡寫出來,至於衡量財富分配是用吉尼係數好?或用前20%財富集中度好?還是五等分位差距好?其實各有好處,有些具統計上的充分性,有些雖無充分性卻有讓人一望即知的優越性,只要說明清楚,讓外界自行判斷即可。

     這次主計總處能在中斷30年之後,再度發布財富分配統計,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自應予以嘉獎,主計長朱澤民雖然即將離開內閣,卻也建議每四年公布一次,這誠然是好建議,惟其如此才會讓這份統計更有價值。歷史有通史與斷代史之分,主計總處應該讓這份統計成為通史延續下去,千萬不可成為斷代史,再翻下一頁又已過3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