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 . 魏喬怡/台北報導
金管會統計至4月底已有18家業者辦理機器人理財、資產管理規模達87.01億元、年增率24.87%,規模前三大銀行是國泰世華、一銀、華銀,前三大投信是復華、野村、群益投信。圖/業者提供
金管會2017年6月開放「自動化投資顧問」(機器人理財)業務,2018年1月時資產管理規模只有3.34億元、客戶數1.25萬人,到2020年12月底資產規模首度破25億元、客戶數達8.68萬人,之後逐年成長。2021年12月底規模達48.6億元、年增94%,2022年12月底規模達62.75億元、年增29%、2023年12月底規模達77.92億元、年增24%。
但觀察年增率有下降趨勢,今年4月規模年增率已不若2023年、2022年,2022年規模48.76億元、年增47.53%、2023年4月規模69.68億元、年增率42.9%,今年4月規模87.01億元、年增掉到24.87%,幾乎快腰斬。
為加速機器人理財發展,金管會努力鬆綁。證期局主秘尚光琪指出,今年2月預告修法、3月6日已正式修正發布,增加券商及客戶及投顧事業共同簽訂的三方契約,由電腦系統自動為客戶執行自動再平衡交易已鬆綁,就是投顧提供機器人理財時,若券商、客戶、投顧已簽訂三方契約,可直接進行投資部位再平衡,不必再逐步取得投資人同意,省下繁複的手續。
金管會統計,目前機器人理財發展最積極,規模前三大銀行分別是國泰世華銀行19.89億元、第一銀行13.88億元、華南銀行9.25億元;規模前三大投信分別是復華投信2.92億元、野村投信2.34億元、群益投信0.22億元,市占率最高是國泰世華銀行的22.86%。
同時為強化監理,金管會正規劃拉高機器人理財業務監理位階,從業界自律規範提高至法令等級,但因事涉投顧管理規則修正,尚光琪表示,還在討論中,且未來法規還要修正、經過內部程序、法規預告,保守估計最快第三季才能上路。
機器人理財近三年前四月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