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 魏喬怡/台北報導
圖/本報資料照片
由金管會、產官學界共同設置「金融行動創新法規調適平台」,下設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科技創新等4個工作小組,立意是由金管會向金融業界主動出擊、主動蒐集更多業界的心聲,讓金管會更能盡速「對症下藥」金融業者所迫切需要法規鬆綁之處,去年8月啟動以來,業者踴躍提案,金管會也已陸續鬆綁。
不過,運作半年來,各界認為「金融行動創新法規調適平台」可再做些優化、提升效率與品質,以加速落實法規調適。18日會議中做出三大決議,一是新增「主題式」會議,針對有急迫性、影響性較大的議題可做「主題式」的討論,像是亞洲資產管理中心、RWA、數位保險、AI、數位身份驗證等可跨部門溝通。
與會人士認為,銀行、保險、證券是「縱軸」、「金融創新」是橫軸,許多議題應該採主題式的討論才能取得一致性的監理原則,舉例來說,像專業投資人的條件設定,是否銀行保證要適用一致性或不必一致,都可做主題式的討論較有效率。
二是跨組資訊共享、設定目標追蹤機制。現行的平台下分四小組,有些提案在銀行組、保險組、證券組可能都會重複提,像是詐騙、身份認證相關等問題都是三組會遇到的,往往導致資源浪費,又或者銀行組已有好的模式,其他組其實可以直接參採,未來會新增資訊共享機制。另外,許多提案提了很久後就被擱置,未來也將設有提案追蹤機制,以利進度控管。
三是提升提案品質。總召集人須將提案品質進行優化,比如說在每次開會前,有會前會討論哪些提案可列入平台會議中討論,要有一定的品質、更完整、有可行性的案再提出,各組也可避免重複性的提案。
金融法規調適平台小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