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 戴瑞瑤/台北報導
圖/freepik
近年在美國聯準會升息下,美債殖利率吸引力比保單好,導致銀行通路轉賣美債趨勢明顯,自2022年開始銀行通路賣保單業績單月低於300億元,相較2022年之前單月都在400億~500億元,銀行通路賣保單業績明顯下降。
今年情況開始有好轉,1月銀行賣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到361億元,為2022年5月以來的新高點,年增30.4%,且已是連續兩個月業績超過360億元。
而銀行通路在1月最熱賣的主要是分紅保單、利變保單等傳統型壽險,1月賣出273億元,年增17%,也創下2022年1月以來的新高,且賣贏壽險業務員的162億元,與傳統保經代的36億元。
反觀過去銀行通路賣最好的投資型保單,則變成壽險業務員的天下。1月壽險公司業務員賣投資型保單達到195億元,若加計傳統保經代賣的95億元,整體業務員賣投資型保單就高達290億元,但銀行通路1月賣投資型保單則僅有89億元。
銀行通路過往都是壽險業新契約保費貢獻的主力,賣最好的多是利變型保單、投資型保單,但在美國大舉升息下,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調升速度不如美債,導致銷售下滑,分紅保單反而成為銀行通路的新寵,但今年在美國啟動降息與宣告利率拉升下,利變保單則重新成為銷售主力,帶動銀行銷售業績回溫。
就貢獻占比來看,1月銀行通路貢獻壽險新契約保費回到4成、為40.2%,比重創十個月新高,壽險業務員貢獻比重下降到44.3%,為三個月新低。
今年利變型保單仍是主力保單,以大型壽險公司為首積極拉升宣告利率,1月市場上美元宣告利率已上衝到4.3%,包含台灣人壽、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等旗下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都已在4%之上。
壽險三大通路新契約保費銷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