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 傅沁怡/台北報導
圖/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19日公布2024年度個人出售房屋的財交所得計算規定。賦稅署副署長倪麗心表示,考量部分地區房市交易熱絡,帶動當地整體房價上揚,為與其他經濟發展程度相當的鄰近地區衡平,調高相關地區所得額標準1至5個百分點。
倪麗心表示,調高所得標準額,主要是反映地區差異及市場行情。本次調幅達5個百分點的行政區共有15個,主要分布在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高雄市和新竹縣、市,且新竹市未分行政區、全市劃入最高調整級距。
高價住宅以外的一般舊制房屋,交易時最有利的計算獲利方式,是以「房屋評定現值」乘以一定比例,該比例則由財政部公告、各行政區的水準都不一樣。目前以台北市比例最高,各行政區介於45%至48%。
台北市2023年各行政區都是依房屋評定現值的45%計算獲利,2024年北投、萬華和文山區未調整,士林、內湖、大同和南港調高1個百分點至46%,中山、松山、中正、大安和信義則調高3個百分點至48%。
如果以全台各行政區最低水準8%為例,當出售房屋的現值同樣是100萬元,按8%計算獲利就是8萬元,但若房子位於台北市、依最低45%計算獲利則是45萬元,兩者須負擔的稅金,差距就會很大。
財政部公告,本次調幅達5個百分點的15個行政區,包括新北五股區、三峽區,桃園市桃園區、中壢區、龜山區、蘆竹區、八德區,台南市安定區、新營區,高雄市橋頭區、梓官區,新竹市全市(3區)和新竹縣竹北市。
至於比例高於40%的,除了台北市外,全數集中新北市,如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店、蘆洲、新莊和土城都達44%;林口42%,汐止和樹林則是41%。
舊制房屋所得設算調幅最高的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