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 魏喬怡/台北報導
●失智海嘯來襲,「六大精進失智友善服務」上路,銀行鼓勵客戶在健康時或未進入老年期就開始規劃。圖/photo-ac
信託公會理事長邱月琴指出,依據金管會《失智者經濟安全保障推動計畫》,信託公會在2023年已研擬完成「信託業辦理失智者或疑似失智者服務參考做法」,現又參酌日本的做法,將「預防」失智症的理念,改成為失智症做「準備」,透過事先規劃安排及預立意願,讓高齡者於罹患失智症前後都能得到金融支援,提出了六大精進措施。
六大精進措施,包括:一、為失智症預做準備。銀行可鼓勵高齡客戶對未來生活、家屬、照護、財產管理的期望及生命終點的處理方式與家人分享想法、討論並加以記錄,製作資產清單並做規畫以及確認身邊可信賴的人,評估未來人生所需之各項花費,並擬定資金計畫。
二、建置失智友善環境。鼓勵銀行配置「失智友善人員」主動關懷與了解客戶,並提供多元商品服務。
三、提供適切商品服務。提供適切商品與服務資訊,鼓勵客戶年輕就開始規畫退休生活,設計退休方案預先累計信託資產。為有效延伸失智友善服務,銀行也可將辦理意定監護、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的流程及注意事項、失智客戶及家屬諮詢資源管道,供客戶參考,並可透過與社福機構、法律或會計專業人士合作,提供客戶跨領域專業的金融服務。
四、舉辦活動或座談會。增加跨世代或同齡層間交流機會,讓更多人了解老年期及失智症後的生活,以及信託規劃的必要性。
五、設置信託監察人。建議客戶設立信託監察人,由專業人士或社福團體監督信託資產管理,保障失智者的利益。
六、簡化信託給付流程。信託公會已與聯卡中心合作推動建置「信託帳戶給付資訊交換介接平台」,並積極鼓勵信託業者加入,未來將可簡化安養信託給付流程,使高齡者能透過信託帳戶支付醫療、長照、養護等必要費用,確保經濟生活的穩定與便利。
■每30分鐘一人失智 安養信託覆蓋率低
若依據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國內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大關,推估2031年將逾47萬人;2041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近68萬人,失智人口平均每天增加48人,平均每30分鐘增加1位失智症患者。
呂蕙容強調,隨著失智者數量逐年增加,如何保障其財產免受侵害成為當前社會亟需解決的問題。據信託公會的統計,安養信託從2016年推廣近9年以來,55歲以上已辦理安養信託者從2016年底的6,377人成長至2025年185,030人,成長近29倍;身心障礙者信託從2016年底的367人成長至2025年10,302人,成長近28倍,成長雖然快速,但與全國高齡者與身障者總數的占比仍非常低,顯示信託的覆蓋率仍相當不足,需要跨部會共同推動,才能保護民眾免於受詐騙及財務剝削,保障其財產安全。
信託業因應失智海嘯再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