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25 . 文■于國欽

    台灣低薪的原因

     未來要紓解失業仍得靠服務業,只是服務業的低薪若不改善,不但會讓平均薪資難看,各階層的所得差距也將擴大...

    圖╱本報資料照片

    每次政府公布薪資統計,總要挨罵,薪資成長緩慢被罵,創新高被罵得更慘。有一年耶誕節前夕,經建會公布了薪資創新高的好消息,次日抗議電話如潮水湧入,民眾認為日子這麼難過,哪來創什麼新高。

    觀察1990年以來的數字,台灣這些年薪資成長確實大不如前,1990~2000年國人在十年之間的總薪資成長72%,但最近十年(2012~2022)只成長25%,也許有人會說昔日基數低,因此成長率才比較高,那麼,我們直接比薪資的金額好了,1990~2000年增加了1.7萬,2012~2022年只增加1.1萬,今不如昔甚遠。

    很明顯,1990年代的薪資成長快速,2000年以來則轉為龜速,只要通膨率略高一點,實質薪資馬上變為負成長,今年的情況就是如此。所以,如今台灣薪資成長低緩一事,已無庸辯論。只是上述薪資變化指的是各行業薪資平均數,若依個別行業觀察,有些行業的薪資仍佳,然而,僱用最多人的服務業,其薪資成長卻是緩慢無比,而這正是台灣平均薪資拉不高的主因。

    統計顯示,2001年服務業受僱人數占比50.8%,隨著服務業就業機會逐年成長,2022年這個比重已升至58.1%,這意味著近21年來釋出就業機會最多的是服務業,尤其是住宿餐飲業、支援服務業21年來受僱人數成長逾2倍,藝術休閒娛樂業也成長逾1倍,諷刺的是,這些就業機會成長逾倍的行業,偏偏又是薪資成長最緩慢的行業,如此加權平均之後,自然會拉低平均薪資,如此,台灣焉得不低薪?

    這些服務業的薪資成長究竟有多慢?依主計總處的資料,近21年(2001~2022)來製造業總薪資成長57%,服務業薪資增幅僅製造業的一半,同期間僱用人數增加最快的住宿餐飲業薪資只成長39%,支援服業更只有成長8%,藝術休閒及娛樂也只有40%,遠遠不及製造業的成長,當勞動市場釋出最多工作機會的行業,皆屬於薪資成長緩慢的行業,青年人怎會不生氣呢?

    21年來服務業部門的受僱人數增加了184萬,是製造業的3倍,而服務業多數行業薪資本身就低,加以成長又慢,無異雪上加霜,以住宿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及藝術休閒服務業而言,2022年每月總薪資都不到4萬,莫說不及半導體業的9萬,連與製造業的6萬也有很遙遠的距離,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個行業總薪資不到4萬,初入職場的青年人將會更低,還有總薪資是月薪加上年終獎金、加班費,真正的月薪那就更低了。

    再把時間拉到近十年(2012~2022),就業機會在這段期間增加了110萬人,四分之三的就業機會來自服務業,僅住宿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即逾20萬,這個趨勢告訴我們,未來要紓解失業仍得靠服務業,只是服務業的低薪若不改善,不但會讓平均薪資難看,各階層的所得差距也將擴大,社會自此永無寧日矣。

    小檔案■依主計總處調查,2012年受僱員工人數707萬,2022年817萬,十年之間增加110萬人,其中製造業增24萬,服務業增81萬,服務業中的住宿餐飲業增13萬,支援服務業增7萬,批發零售業增14萬,新增的就業機會有四分之三來自服務業。

    小檔案■1980年我國產業結構仍以製造業為主,工業與服務業的受僱人數367萬裡有55%來自製造業,來自服務業的比例只有32%,2022年此一結構出現重大改變,817萬的受僱者有58%來自服務業,來自製造業者只占35%。

    2001~2022年各業薪資、僱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