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16 . 孫彬訓/台北報導

    退休理財莫驚慌 留意四風險、四要訣

    圖/業者提供

    隨平均壽命的延長、少子化、長照安養等議題持續受討論,更加凸顯退休理財這人人都會面臨的人生課題的重要性,但民眾也無須過於驚慌,善用投資工具,搭配時間複利效果,準備退休金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即使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也能靠自己的力量累積退休金。

    群益投信表示,談到退休金準備,就是要留意四大風險。首先為「通膨風險」,退休規劃必須考量通膨,以免退休後購買力不足;再來為「長壽風險」,隨著醫學進步,壽命延長,原預估的退休金,可能不足支付超出預期的長壽生活;還有「醫療風險」,在年齡增長下,醫療費用也日漸增加;最後則為「少子化風險」,家庭結構的改變顯示人人更需提前建立好退休金水庫。

    市面上投資工具五花八門,對剛開始接觸理財的新鮮人而言,建議可選擇基金或ETF,透過專業投資團隊或一籃子標的方式參與市場,降低選擇個股的不確定性,可搭配定期定額,藉由分批進場來攤平投資成本,爾後再隨薪資的成長調整投入金額和基金投資檔數,循序漸進累積個人退休資產。進階一點的方式還有善用投信業者推出的日日扣功能。

    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經理人葉啟芳指出,在退休理財或其他理財規劃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包括提早準備,透過時間複利效果換得更多退休資產;持續性投入,保持耐心長期穩定投入,才更有機會達成目標;隨年齡增長與風險偏好改變而調整資產配置內容;慎選標的。

    年輕人對市場波動承受度較高,建議初期可將資金投入成長性較高的股票型產品,包括台灣民眾最熟悉的台股基金,單一市場或區域型股票基金,如美國、印度或東協基金等。隨年紀增長,可視風險承受度將部分資金轉至穩健收益型資產來配置。像海外股債平衡組合基金可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投資標的也遍布全球與新興股債市,避險投資過度集中,達到風險分散效果,對退休規劃長期投資為目標的投資人而言,是相當合適的理財工具。

    野村投信分析,過去幾十年美國公債長期趨勢走低的環境下,市場往往忽略浮動利率債的優勢。但在2022年至今,浮動利率債表現在所有債種中最出色。野村投信全天候環球債券策略,運用多元債種與靈活配置,再加上混合資本債與浮動利率債的配置,有助於實現債券投資人長期投資的目標。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建議,高股息平衡基金彈性配置於高股息股票及債券,有效降低投資組合整體波動風險。

    金蛇年退休理財四大要訣